生活污水處理方案免費下載
生活污水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水,包括廚房洗滌、廁所用水,洗衣機排水,淋浴用水等。生活污水中含有較多的有機物,如蛋白質、脂肪、淀粉、糖類、纖維素等;還含有氮、磷、硫等無機鹽。另外生活污水中還含有多種微生物和病原體(如病菌和病毒)。新鮮的生活污水中,細菌總數在5×105—5×106個/L之間。生活污水中懸浮物質濃度一般在200—400mg/L,卻多為無毒物質。生活污水處理量為100m3/d,經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后的水回用用于綠化或灌溉。
生活污水處理方案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術要求,并未對一切技術細節作出明確規定,也未充分引述有關標準和規范的條文,供方應保證提供符合本設計和工業標準的優質產品。
2、 設計依據
2.1、《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J13—86);
2.2、《給水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J15—88);
2.3、《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91);
2.4、《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
2.5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2.6、《建筑電氣通用圖集》(92DQ);
3、設計原則
3.1、技術先進成熟,運行穩定可靠、操作簡單、維護方便、耐腐蝕、強度高;
3.2、污水處理工程投資省、運行費用低、占用面積小、自動化程度高;
3.3、污水處理工程不產生二次污染;
3.4、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主體設備采用地理式鋼結構;
3.5、總結以前類似處理工藝并在技術上進一步完善。
4、水質水量及排放要求
4.1、設計水量
根據用戶提供的數據,每天最大生活污水排放量為Q=100m3/d,考慮最大排量設計流量5m3/h。
4.2.1、設計進水水質
生活污水進水水質指標大致為:
COD 400mg/L
BOD5 150mg/L
SS 200mg/L
NH3-N 35mg/L
PH 6-9
污水處理工藝方案
1、 生活污水工藝流程選擇
根據污水來源及水質分析,可以看出污水的可生化性很好,因此宜進行生化處理,由于來水時變化系數較大,因此應設調節池,以調節水量、均勻水質,減少后續處理設施的沖擊負荷,保證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轉。
對于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應采用預處理+生化處理+消毒的方法處理,即一級處理+二級處理方法。
一級預處理一般為物理方法,包括化糞池、格柵池、調節池、沉淀池等構筑物。
二級生化處理為A/O工藝,包括兼氧池(A生化池)和接觸氧化池(O生化池)。
A生化池系利用異養型微生物以去除NH3-N為主的構筑物。污水中除有機污染物之外,還有一定量的NH3-N,而中水回用水標準中除對CODcr 、BOD5、SS有具體要求外,對氮亦有所要求,所以必須考慮除氮,而A生化池可以利用原水的含碳有機物與O生化池的回流混合液中的硝酸鹽共同作用,便可完成去氮任務。同時宜有降解有機物的作用。池內設有比表面積大、不易堵塞的立體填料,可聚集大量的微生物。
O生化池又稱淹沒式生物濾池,是目前應用最廣、最成熟的一種污水處理方法。其特點是(1)體積負荷高,處理時間短,節約占地面積;(2)生物活性高,曝氣系統設在填料下,不僅供氧充分,而且對生物膜起到攪動作用,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使生物膜活性提高;(3)較高的微生物濃度,由于填料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好,氧化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氣池,因此有較高的容積負荷;(4)污泥產量低,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5)出水水質好而穩定;(6)掛膜方便;(7)動力消耗低。 生化池之后還需要進行固液分離,然后經消毒后達標排放。
2、生活污水工藝流程說明
污水經排污管道進入格柵池,池內設格柵以去除較大顆粒懸浮物,保證后續處理設備的正常運行。污水經格柵后自流到調節池,在調節池中進行水量調節和均質,池中設置預曝氣系統,但間歇瞬時供氣,既可防止水質厭氧發臭和懸浮物不沉淀,又可以在不增加設備停留時間的情況下去除一部分污染物,減輕后續設備的進水負荷。污水經調節池后用泵提升至A生化池,在A生化池中去除了部分氨氮和降解一部分有機物后,自流至O生化池中將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氨氮進行硝化。O生化池又兼做沉淀池,池底的潛污泵將生化池中脫落的生物膜和懸浮物等雜質排至污泥池中,清水則流入消毒水池中進行消毒后達標排放,污泥池的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進行再處理。剩余污泥較少,可酌情定期清理。
本文地址:http://www.mrtyjg.com/jszs/365.html